返回

枭雄的权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小说连载《枭雄的权谋》第147章 拯救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作者:吾爷

    遵循浩书记的指示,当然,也是中区党、政班子集体讨论决定,中区公安局在双整运动中,首要顾全招商引资的大局。

    《会议纪要》上赫然写着:“为了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,让外来投资者感到宾至如归的温馨,除了专业场所,如果有明显的卖淫嫖娼行为必须坚决打击,凡高档宾馆配套的康体娱乐场所,不能查抄的就不用查抄了。”

    一心想借此举就能名正言顺地动一下景阳酒店的曹挺进,并没有盼来上级准予行动的指示。

    交上去的《专题报告》在市、区两级有关领导的协调下,只是责成主管部门通知景阳酒店自行整改就拉倒了。

    曹挺进只能非常失望地作罢。

    最搞笑的是,在对两个败类的案件调查审理中发现,他们两个以前都是“超龄生”;都一样曾经有过混江湖的经历;又都一样的先后托政策的福,顶替父母当了工人;再到后来就参加群众专政大军,协助片警巡检地段。根据公检法指挥部在各个街口、要道设卡搞临检等等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他们曾经是社会治安积极分子。

    在警队扩招的时候,两人都因表现积极,被以工代干地招入了警队试用。

    在试用中,他们两人又不约而同地成了反扒能手立功受奖,成了正式的人民警察。

    二十几年的警队生涯下来,两人又都论资排辈地混成了科长。

    据悉,这样的情况,在陵江的警队中不是少数。甚至连已官居市局常务副局长的瘟枪、副局长常坚等人,在被招入警察队伍以前,一个是从街道办临时借调过来帮忙搞严打的内勤,一个是因巡街差人手,从工厂借调来开三轮摩托的熟练工。

    这也让曹挺进明白了,“陵江警察为什么江湖习气这么重,执法中出现霸凌的情况会这么多?”完全是因为在“史无前例”刚过那段时间,社会治安尤其混乱,已经到了必须下重手进行整治的地步。

    俗话说:大乱必有大治,为了把颠倒了的历史尽快地颠倒过来,从70年代到80年代,天朝连续下达了几次严打任务。

    陵江为了跟上运动的步伐,面向社会突击招收了一批,社会治安积极分子充实警察队伍。

    这些既没在部队经过锻炼,也没在警校学习过的社会青年或普通工人,在加入警队后其实也就只是换了件制服,就提着警棍参与执法了。

    由于他们自己曾有过混江湖的历史,既熟悉江湖,有眼线报料,也敢于对执法对象下狠手。破案率很自然地就比转业军人,甚至是警校毕业生的效率还高。

    同时,也对昔日混江湖的对头们,采用霸凌手段进行打击绝不手软!

    用曹挺进的话来说:“难怪有的领导喜欢用哥们义气来带队伍,因为他们自己就来自江湖。”

    由于两个败类在交代自己曾有的经历时态度还好;对其他人的问题检举揭发就更是积极;提供的线索,让中区警察从中受到启发,居然侦结了好几件悬而未决的案件。

    正由于如此,虽然他们所犯的罪行也较为严重,仅这次施暴就使男儿婆脸上裂开了一条,长达五厘米的口子,让本就很男人相的她,看起来更加凶悍。

    他们还存在长期收受黑钱,以及私放嫌疑人等罪行,即便这次立功再大也不足以抵消其罪恶。

    但鉴于他们确有立功表现,曹挺进还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,专门上书为其求情。

    法院在量刑的时候不但考虑了他们有重大立功表现,还考虑他们有主动认罪、认罚的具体行动,最终判了缓刑。

    随后,市双整运动领导小组研究了中区公安局的建议:“将其树为干警队伍中曾腐败堕落、经教育后提高了觉悟、愿意悔过自新的典型!

    派他们有计划地作为反面教员,到陵江辖区各警队、司法和政府机关作巡回演讲,感召并警醒更多行为不检的干警和干部,主动与过去的不轨行为划清界限。

    两个败类还真的是没有辜负组织上的挽救,完全像换了个人一样,很认真地去完成组织上交给他们的任务。

    在听了他们声情并茂,有事实、有例证、有经历的演讲后,真有些问题干部受到了感召,主动向组织坦白交代了自己曾有的问题,主动同江湖势力划清界限。

    陵江公安部门也借双整运动的东风,对江湖黑恶势力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整治,让原本已经混乱的人民群众怨声载道的社会治安,在短期内就大有好转。

    由于曹挺进此前感召那几个地方势力的急先锋,已经对中区的地方势力阵营造成了重创,以至于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对其恨之入骨,曾经都愤怒到秘密的布置过惩戒行动。

    这次两个败类又再次被曹挺进的攻心战术击溃,检举揭发出的问题更多,涉及的人员更广,比前面那几个幡然悔悟的本地籍干警的立功行动,对地方势力的冲击力度大得多得多。

    他们揭出的市、区两级公安系统和政府干部队伍内,涉嫌腐败的人员之多,牵扯之广,令人瞠目结舌。严重的竟然

小说连载《枭雄的权谋》第147章 拯救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